如何正確理解精益生產?[咨詢360問答]
更新時間:2016-11-09 18:38:10點擊次數:2288次字號:T|T
企業管理咨詢中,關于如何正確理解精益生產?咨詢,解答如下:
精益生產是通過系統結構、人員組織、運行方式和市場供求等方面的變革,使生產系統能很快適應用戶需求不斷變化,并能使生產過程中一切無用、多余的東西被精簡,最終達到包括市場供銷在內的生產的各方面最好的結果。
與傳統的大生產方式不同,其特色是“多品種”,“小批量”。
精益生產又稱精良生產,其中“精”表示精良、精確、精美;“益”表示利益、效益等等。
精益生產就是及時制造,消滅故障,消除一切浪費,向零缺陷、零庫存進軍。
它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在一項名為“國際汽車計劃”的研究項目中提出來的。
它們在做了大量的調查和對比后,認為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的生產方式是最適用于現代制造企業的一種生產組織管理方式,稱之為精益生產,以針對美國大量生產方式過于臃腫的弊病。
精益生產綜合了大量生產與單件生產方式的優點,力求在大量生產中實現多品種和高質量產品的低成本生產。
精益生產給了我們一個理念,但是具體到每個企業的執行確是有很大區別的。
精益生產核心
精益生產方式的基本思想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即:Just In Time(JIT),翻譯為中文是“旨在需要的時候,按需要的量,生產所需的產品”。
因此有些管理專家也稱精益生產方式為JIT生產方式、準時制生產方式、適時生產方式或看板生產方式。
1、追求零庫存
精益生產是一種追求無庫存生產,或使庫存達到極小的生產系統,為此而開發了包括“看板”在內的一系列具體方式,并逐漸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生產經營體系。
2、追求快速反應,即快速應對市場的變化。
為了快速應對市場的變化,精益生產者開發出了細胞生產、固定變動生產等布局及生產編程方法。
3、企業內外環境的和諧統一精益生產方式成功的關鍵是把企業的內部活動和外部的市場(顧客)需求和諧地統一于企業的發展目標。
4、人本位主義
精益生產強調人力資源的重要性,把員工的智慧和創造力視為企業的寶貴財富和未來發展的原動力a、充分尊重員工;b、重視培訓;c、共同協作。
5、庫存是“禍根”
高庫存是大量生產方式的特征之一。
由于設備運行的不穩定、工序安排的不合理、較高的廢品率和生產的不均衡等原因,常常出現供貨不及時的現象,庫存被看作是必不可少的“緩沖劑”。
但精益生產則認為庫存是企業的“禍害”,其主要理由是:1、庫存提高了經營的成本;2、庫存掩蓋了企業的問題。
精益生產原則
原則1:消除八大浪費
企業中普遍存在的八大浪費涉及:過量生產、等待時間、運輸、庫存、過程(工序)、動作、產品缺陷以及忽視員工創造力。
原則2:關注流程,提高總體效益
管理大師戴明說過:"員工只須對15%的問題負責,另外85%歸咎于制度流程".什么樣的流程就產生什么樣的績效。
改進流程要注意目標是提高總體效益,而不是提高局部的部門的效益,為了企業的總體效益即使犧牲局部的部門的效益也在所不惜。
原則3:建立無間斷流程以快速應變
建立無間斷流程,將流程中不增值的無效時間盡可能壓縮以縮短整個流程的時間,從而快速應變顧客的需要。
原則4:降低庫存
需指出的是,降低庫存只是精益生產的其中一個手段,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和降低成本,而且低庫存需要高效的流程、穩定可靠的品質來保證。
很多企業在實施精益生產時,以為精益生產就是零庫存,不先去改造流程、提高品質,就一味要求下面降低庫存,結果可想而知,成本不但沒降低反而急劇上升,于是就得出結論,精益生產不適合我的行業、我的企業。
這種誤解是需要極力避免的。
原則5:全過程的高質量,一次做對
質量是制造出來的,而不是檢驗出來的。
檢驗只是一種事后補救,不但成本高而且無法保證不出差錯。
因此,應將品質內建于設計、流程和制造當中去,建立一個不會出錯的品質保證系統,一次做對。
精益生產要求做到低庫存、無間斷流程,試想如果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后面的將全部停止,所以精益生產必須以全過程的高質量為基礎,否則,精益生產只能是一句空話。
原則6:基于顧客需求的拉動生產
JIT的本意是:在需要的時候,僅按所需要的數量生產,生產與銷售是同步的。
也就是說,按照銷售的速度來進行生產,這樣就可以保持物流的平衡,任何過早或過晚的生產都會造成損失。
過去豐田使用"看板"系統來拉動,現在輔以ERP或MRP信息系統則更容易達成企業外部的物資拉動。
原則7:標準化與工作創新
標準化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標準化并不是一種限制和束縛,而是將企業中最優秀的做法固定下來,使得不同的人來做都可以做得最好,發揮最大成效和效率。
而且,標準化也不是僵化、一成不變的,標準需要不斷地創新和改進。
原則8:尊重員工,給員工授權
尊重員工就是要尊重其智慧和能力,給他們提供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舞臺,為企業也為自己做得更好。
在豐田公司,員工實行自主管理,在組織的職責范圍內自行其是,不必擔心因工作上的失誤而受到懲罰,出錯一定有其內在的原因,只要找到原因施以對策,下次就不會出現了。
所以說,精益的企業雇傭的是"一整個人",不精益的企業只雇傭了員工的"一雙手".
原則9:團隊工作
在精益企業中,靈活的團隊工作已經變成了一種最常見的組織形式,有時候同一個人同時分屬于不同的團隊,負責完成不同的任務。
最典型的團隊工作莫過于豐田的新產品發展計劃,該計劃由一個龐大的團隊負責推動,團隊成員來自各個不同的部門,有營銷、設計、工程、制造、采購等,他們在同一個團隊中協同作戰,大大縮短了新產品推出的時間,而且質量更高、成本更低,因為從一開始很多問題就得到了充分的考慮,在問題帶來麻煩之前就已經被專業人員所解決。
原則10:滿足顧客需要
滿足顧客需要就是要持續地提高顧客滿意度,為了一點眼前的利益而不惜犧牲顧客的滿意度是相當短視的行為。
豐田從不把這句話掛在嘴上,總是以實際行動來實踐,盡管產品供不應求,豐田在一切準備工作就緒以前,從不盲目擴大規模,保持穩健務實的作風,以贏得顧客的尊敬。
豐田的財務數據顯示其每年的利潤增長率幾乎是銷售增長率的兩倍,而且每年的增長率相當穩定。
原則11:精益供應鏈
在精益企業中,供應商是企業長期運營的寶貴財富,是外部合伙人,他們信息共享,風險與利益共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遺憾的是,很多國內企業在實施精益生產時,與這種精益理念背道而馳,為了達到"零庫存"的目標,將庫存全部推到了供應商那里,弄得供應商怨聲載道:你的庫存倒是減少了,而我的庫存卻急劇增加。
精益生產的目標是降低整個供應鏈的庫存。
不花力氣進行流程改造,只是簡單地將庫存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是不解決任何問題的。
當你不斷擠壓盤剝你的供應商時,你還能指望他們愿意提供任何優質的支持和服務嗎?到頭來受損的還是你自己。
如果你是供應鏈中的強者,應該像豐田一樣,擔當起領導者的角色,整合出一條精益供應鏈,使每個人都受益。
原則12:"自我反省"和"現地現物"
精益文化里面有兩個突出的特點:"自我反省"和"現地現物".
"自我反省"的目的是要找出自己的錯誤,不斷地自我改進。
豐田認為"問題即是機會"-當錯誤發生時,并不責罰個人,而是采取改正行動,并在企業內廣泛傳播從每個體驗中學到的知識。
這與很多國內企業動不動就罰款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絕大部分問題是由于制度流程本身造成的,懲罰個人只會使大家千方百計掩蓋問題,對于問題的解決沒有任何幫助。
"現地現物"則倡導無論職位高低,每個人都要深入現場,徹底了解事情發生的真實情況,基于事實進行管理。
這種"現地現物"的工作作風可以有效避免"官僚主義".在國內的上市公司中,中集集團可以說是出類拔萃,在它下屬的十幾家工廠中,位于南通的工廠一直做得最好,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南通中集的領導層遵循了"現地現物"的思想,高層領導每天都要抽出時間到生產一線查看了解情況、解決問題。
上海理則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可為您提供:
①5S管理|6S管理咨詢培訓、
②卓越班組長建設輔導培訓、
③精益生產管理培訓、
④企業TPM設備管理培訓、
⑤精益六西格瑪管理、
⑥生產車間現場管理制度建立、
⑦QC七大手法培訓、
⑧質量管理體系咨詢輔導。
…………
有關于如何正確理解精益生產?、以及以上八條疑問,您也可以電詢:18012685412或者網頁右側的在線客服
360滿意回答 (編輯:shliz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