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產管理推行失敗的原因[咨詢360問答]
更新時間:2016-11-07 22:51:02點擊次數:2518次字號:T|T
企業管理咨詢中,關于精益生產管理推行失敗的原因咨詢,解答如下: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精益生產的本質,再論精益生產不成功的原因分析。
傳統的精益生產注重點效率的提升,主要體現在作業點的效率提升上,所用的方法有:5S現場管理、工業工程中的動素、動作研究、人員、物料、方法、機具等等。
在具體的某一個作業點上起到了提升效率作用。
現在的精益生產注重線效益的提升,主要體現在生產線的效率提升上,所用的方法有:拉動生產、看板管理、標準作業指導書、ERP等等的持續改善。
在這一方法上有很企業獲得了成功,成功的主要因素是變革了傳統的企業生產運作方式,從推動式生產轉向了拉動式生產。
更多的企業沒有成功的原因就是沒有改變傳統的生產方式,僅僅在某些作業點上做了點效率的提升而已。
未來的精益注重鏈運作速度的提升,主要體現在產業鏈的速度提升上,具體的方法是:ID+IE+IT。
ID是工業設計,體現在DIY的模式上,把產品設計交給了顧客、顧客按照自己的需求和要求提交。
IE是工業工程技術,工藝設計由專業的技術部門來設計,做到當今可以做到的工藝要求,形成一個標準作業程序,提供給生產部門。
生產部門根據顧客的產品需求和工藝要求,再進行生產設計,從作業生產線、再到產業鏈及供應鏈等等,做到效率與效益的平衡。
IT是信息技術,將點、線、鏈、顧客、供應商、物流商、金融、財務等等融入在統一的運作平臺上,顧客在第一時間內,就可以完整地了解整體的生產運作過程,第一時間就可以評審出價值的體現。
從以上三個層面的精益生產中,我們可以看出,不同的企業推行精益生產是否按照這樣的本質規律進行了操作,如果,沒有按照這樣的本質規律進行操作,推行精益生產必將失敗。
如果按照這樣的本質規律推行,還是沒有達到效果,就是另外一個層面沒有變革: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有兩種:一種是傳統的職能管理模式、一種是現代的流程管理模式。
這兩種管理模式的出發點有明顯的差異。
職能管理模式是全球幾千年延續下來的管理習慣,表現在對內部的管理模式,以人為主體的管理模式。
流程管理模式是新世紀創新的管理模式,顛覆了傳統的管理模式,表現在以事(顧客)為主體的管理模式。
表現在橫向的產業價值鏈的管理與縱向的企業精益生產的管理相融合的管理模式。
這兩種管理模式配套的組織、技術、績效也差異很大,所以,在實施流程化的以顧客為主體的管理模式下的配套制度,就是一個流程化的配套制度,采用職能化的制度也會產生實施不成功或失敗的結果。
上海理則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可為您提供:
①5S管理|6S管理咨詢培訓、
②卓越班組長建設輔導培訓、
③精益生產管理培訓、
④企業TPM設備管理培訓、
⑤精益六西格瑪管理、
⑥生產車間現場管理制度建立、
⑦QC七大手法培訓、
⑧質量管理體系咨詢輔導。
…………
有關于精益生產管理推行失敗的原因、以及以上八條疑問,您也可以電詢:18012685412或者網頁右側的在線客服
360滿意回答 (編輯:shliz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