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管理實施簡單明了,方法簡單有效,并見效快,6S管理的基本要義是注重細節的實施,也是實現企業精益生產管理的重要一步,也是第一步。 6S管理過程是:形式→行事→習慣→企業文化,最終目的是提高全體員工的素質,也是人性化管理的基礎。6S管理與5S管理不同之處,主要是實現了三大創新,由活動演變為管理體系的創新,方法的創新,與企業相結合的創新,它是企業管理的基礎部分,是企業實現“四...
6S管理實施簡單明了,方法簡單有效,并見效快,6S管理的基本要義是注重細節的實施,也是實現企業精益生產管理的重要一步,也是第一步。
6S管理過程是:形式→行事→習慣→企業文化,最終目的是提高全體員工的素質,也是人性化管理的基礎。6S管理與5S管理不同之處,主要是實現了三大創新,由活動演變為管理體系的創新,方法的創新,與企業相結合的創新,它是企業管理的基礎部分,是企業實現“四化”標準的最好捷徑。
最近,為全面提升企業現場管理水平和整體素質,推進企業管理創新,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決定在全市紡織行業重點開展“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和安全”(以下簡稱“6S管理”)活動。這是當前全行業需要認真抓好的一項重點工作,對此必須高度重視,認識到位。
可一提6S,有的人認為過時了,主要有以下幾點錯誤認識:
(一)6S就是做好現場的清潔工作,不就是以前國有企業搞的文明生產嗎?
6S的最終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質,推行手法有多種,而文明生產僅僅是做好清潔工作。把6S管理當成“大掃除”,是沒有真正理解6S管理的意義,混淆了二者之間的關系。6S管理不僅要做好現場清潔工作,而是要通過全方位持續不斷的改善,建立完善的現場管理運行機制,讓員工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營造積極向上、秩序井然的工作氛圍。
(二)我們早就做過6S了,我覺得很好了。
6S管理是一個長期的、持續改進的基礎工作,不是短期的工作,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所謂做過了,一種可能是認為6S管理是階段性工作,做完了事;另一種可能是曾經做過,但現在沒有堅持或者沒有做出成績,這兩種情況都是錯誤的。
(三)我沒見哪個企業的現場比我們好。
這種思想危害很大,沒有創新意識,局限于自我封閉的小圈子內,夜郎自大,滿足于現狀,固步自封。殊不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今天有的企業不如你,明天就有可能超過你。
(四)工作太忙,交期緊,沒有時間做6S。
這種說法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是把6S與生產工作對立起來,認為是工作分外的事,二是沒有認識到6S管理本身就是為了節約時間、縮短交期,只有6S做好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忙亂的現象。
(五)搞6S要花錢。
這是一種急功近利的想法,根源在于沒有認識到6S管理能為企業帶來意想不到的、長期的經濟效益。實際上,6S管理是執行簡單、花錢最少、收效最多的一種有效的管理方法。
(六)熟練的工人是師傅帶出來的。
有這種想法,是因為沒有樹立起實行作業標準化的概念。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作業標準化是一個很好的捷徑,制定作業標準化文件,新員工來了,首先學習操作標準,按作業指導書就可工作。
(七)6S管理就是檢查、考核。
有的管理者認為6S的推進就是檢查、考核,這種看法很不全面。6S管理強調有形的壓力和無形的壓力相結合,活動與管理相結合,不僅僅靠檢查、督促、考核。有形的壓力是指考核、處罰,無形的壓力是指通過看板管理、目視管理等方法激勵員工不斷地改進工作。
(八)6S靠貼標語、喊口號、多開會、開長會來解決。
這種理解過于片面,在開始導入6S管理時,大力宣傳、渲染氛圍很有必要,但貼標語、喊口號只能制造氣氛,不能實質性地解決問題,關鍵要把口號及標語轉變為員工的行為。多開會、開長會是會議6S管理之大忌,會議不在多少和長短,主要是看是否有效果和效率。
開展6S活動要實現的目標,概括起來就是實現“四化”,即生產精益化、管理人性化、作業標準化、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