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管理難以長期維持的原因詳解
更新時間:2015-02-12 14:20:48點擊次數:4893次字號:T|T
6S管理難以長期維持的原因詳解 在國內6S管理推行狂潮中,許多企業把6S管理作為生產現場最基礎的管理工具,許多人也認識到,在6S管理推行實施的前期還好,但到后期很難堅持下去,是什么原因導致的,成為管理者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原因有: 第一,管理者和工人沒有了解6s的真正內涵,是6s難以長期維持的決定性因素。 管理人員 和工人常把6s當做是“大掃除”...
6S管理難以長期維持的原因詳解
在國內6S管理推行狂潮中,許多企業把6S管理作為生產現場最基礎的管理工具,許多人也認識到,在6S管理推行實施的前期還好,但到后期很難堅持下去,是什么原因導致的,成為管理者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原因有:
第一,管理者和工人沒有了解6s的真正內涵,是6s難以長期維持的決定性因素。
管理人員 和工人常把6s當做是“大掃除”活動、“突擊”運動和“階段性”任務;把6s看作是衛生問題,與生產是兩回事,并把6s當做是一種“只要花錢”就能做好的運動;甚至有部分管理人員和工人對6s這種“小事”不屑一顧,認為做這種“小事”不創造價值。筆者在以往的6s項目咨詢中,當6s推行前期車間刷完油漆、貼完膠帶、做好標識、掛好看板,車間現場煥然一新后總能聽到這樣的聲音:“6s沒什么了不起的嘛,只要舍得花錢,誰都可以做好6s”。
而當6s實施一段時間過去后,現場又回到以前的“臟、亂、差”時,管理人員便開始替自己找借口,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太忙了,哪有時間做6s”。
要在企業成功地推行6s,或者要使6s長期的維持,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企業經營者、管理人員和工人對6s的認識問題,通常的解決方法就是邀請真正有實踐經驗的6s專家到企業內進行培訓,而培訓時間絕對不能低于兩天,通過兩至三天的培訓,使大家全面系統的了解6s,培訓結束一個星期后要閉卷考試,逼迫大家去學習和理解6s的精髓和要義。
筆者在多年的6s培訓中,幾乎每次講座時都能聽到這種聲音:“6s,老掉牙的東西,誰還不知道6s呀”。如果在課堂中讓學員背誦什么是6s,幾乎每個人都能倒背如流,但當深入問“6”個“s”的實施方法和實施目的時,能夠回答的卻是鳳毛麟角。這種曾經進行過的囫圇吞棗式的6s培訓或6s運動,導致6s的難以維持也就不足為怪了。
第二,6s難以長期維持的關鍵原因是6s活動中沒有應用科學的管理方法。
曾經調研過數十家推行6s的企業,這些企業在6s推行和維持中常使用的方法不外乎以下幾種:目視管理、定置管理、形跡管理、紅單作戰、攝影作戰、ie改善手法等;這些方法在6s的推行初期確實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當6s進行到維持階段,除了繼續保持這些方法的持續應用外,另外一個重點就是要應用“稽查、評比、競賽、考核與獎懲”制度來維護、鞏固6s的運行成效。通過制定一系列強有力的制度使6s的維持由“人治”到“法治”,由“強制管理”到“自主管理”。
從事6s項目咨詢時,一般都會依據iso9000的文件架構,制定整個6s的文件體系,如:一階文件——手冊,二級文件——程序,三級文件――作業指導書,四級文件——表單,制定這一系列文件,目的就是使整個6s管理 形成體系化和標準化。其中,僅6s的維持方法筆者一般就編制7份文件,如:《6s績效考核 實施程序》、《車間清掃管理規定》、《6s稽查管理辦法》、《6s改善提案管理規定》、《6s成果發布實施辦法》、《清掃點檢作業標準》、《6s稽查評分標準》。
而為6s維持管理編制的6份重點表單記錄有:《6s問題改善達成率統計表》、《6s評分統計排名表》、《6s檢查情況通報》、《污染源調查與防治表》、《6s改善提案表》、《6s清掃區域責任表》。這些文件、表單的實施和完善,使6s的維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案可查。
在保障6s長期維持的管理中,筆者特別強調以下六點,必須予以強有力地貫徹執行:
①. 企業需要物色一名“具有潔癖、擁有魄力、原則性強、執行力強,但人際關系不要太
好,溝通能力不要太強,文化程度不要太高,不怕得罪人”的管理者擔當6s稽查干事,規定他每天、每周、每月定期和不定期對各部門的6s執行情況進行稽查和糾察。
②. 企業最高管理者每月定期和不定期巡查現場,進行6s亮點、暗點觀摩與點評。
③. 各車間嚴格執行“四查”(自查、互查、專查、巡查)制度,各級管理人員確實貫徹
“隨時、隨地、隨機、隨人”的“走動式督導”。
④. 6s稽查的問題點,需要改善前后的對比(改善前后文字描述、改善前后照片對比),
需要有問題改善達成率的統計和呈報(《6s問題改善達成率統計表》需要定期全廠公布,并呈報企業總經理)。
⑤. 《6s的稽查評分表》必須排出名次后公布,并與責任人的獎懲掛鉤(排名表的公布,
其本身對6s執行差的部門和班組就是一種有力的鞭策)。
⑥. 嚴格執行6s績效考核,以業績論管理者的6s管理成效,執行6s績效考核時必須注
意以下三點:第一,績效指標必須數據化、量化;如某企業車間的6s績效考核指標為:定品定置達成率85%、6s問題票整改達成率90%、6s改善提案員工參與率80%。第二,績效考核方法必須具體詳實、具有實際操作性,如績效考核的數據容易獲得和統計;第三,績效考核獎懲必須“見數也見人”。
除了利用體系化的制度保障6s的長期維持外,企業在推行6s管理中必須“與時俱進”,對6s管理進行必要的創新和改進,如從傳統型6s的推行過渡到改善型6s的實施.
第三,6s管理活動難以長期維持的重要原因是沒有清晰明確的長遠目標。
多數企業在推行6s時不知道到底要做到什么程度才是卓越級的6s。企業剛實施6s時,都是先搞“形式化”,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征就是大掃除和美化現場,打造“規范化、潔凈化、明朗化、可視化”的生產現場。逐漸過渡到“行事化”階段,工人開始將6s活動當成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由于長期堅持前4s的工作,使6s活動成為日常工作的自覺行為。這一階段的另一個特征是,工人開始學會從過程中的亂因來控制亂象,不必太多的清潔動作就能輕松控制6s的成果。如筆者在某企業進行6s咨詢時,原來車間工人每天總共需要花費近100個小時從事清掃清潔工作,后來通過污染源排除清掃時間降至20個小時以內。再來發展到“精益化”階段,這一階段6s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各種改善活動來消除現場六大損失與七大浪費,快速實現降本增效。然后又發展到“安定化”階段,這一階段就是做到數據化管理,標準化作業,pdca持續改善,并逐步形成企業“規范化、標準化、第一次做對”的質量文化。
6s管理活動中,明確每個階段的實施重點和實施目標,不斷對6s的管理理念進行升華和提高,使6s達到“6s有限,改善無限”的崇高境界。
人是喜歡追求刺激的動物,特別是在企業中推行6S管理,如果不能時不時的刺激下,員工就會對其失去興趣,雖說這個時候已成為習慣,但員工已失去向上的積極心,因此推行6S管理在遇到瓶頸時需要突破,而不是原地踏步。
(編輯:shliz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