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精益生產與大批大量生產方式的比較
精益生產與大批大量生產方式的比較
比較項目 |
精益生產方式 |
大批大量生產方式 |
生產目標 |
追求盡善盡美 |
盡可能好 |
管理方式 |
權力下放 |
寶塔式 |
工作方式 |
集成,多能,綜合工作組 |
分工,專門化 |
產品特征 |
面向用戶、生產周期短 |
數量很大的標準化產品 |
供貨方式 |
JIT準時制生產方式,零庫存 |
大庫存緩沖 |
產品質量 |
由工人保證,質量高,零缺陷 |
檢驗部門事后把關 |
返修率 |
幾乎為零 |
很大 |
自動化 |
柔性自動化,但盡量精簡 |
剛性自動化 |
生產組織 |
精簡一切多余環節 |
組織機構龐大 |
設計方式 |
并行方式 |
串行模式 |
工作關系 |
集體主義精神 |
相互封閉 |
用戶關系 |
以用戶為上帝,產品面向用戶 |
以用戶為上帝,但產品少變 |
供應商 |
同舟共濟、生死與共 |
互不信任,無長期打算 |
雇員關系 |
終身雇傭,以企業為家 |
可隨時解雇,工作無保障 |
3)成組技術,這是實現多品種、按顧客定單組織生產、擴大批量、降低成本的技術基礎。這幢大廈的屋頂就是精益生產體系。
精益生產(Lean Production),簡稱“精益”,是衍生自豐田生產方式的一種管理哲學。
包括眾多知名的制造企業以及麻省理工大學教授在全球范圍內對豐田生產方式的研究、應用并發展,促使了精益生產理論和生產管理體系的產生,該體系目前仍然在不斷演化發展當中。從過去關注生產現場的Kaizen轉變為庫存控制、生產計劃管理、流程改進(流程再造)、成本管理、員工素養養成、供應鏈協同優化、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產品概念設計,產品開發,生產線設計,工作臺設計,作業方法設計和改進)、質量管理、設備資源和人力資源管理、市場開發及銷售管理等企業管理涉及的諸多層面。
精益生產是通過系統結構、人員組織、運行方式和市場供求等方面的變革,使生產系統能很快適應用戶需求不斷變化,并能使生產過程中一切無用、多余的東西被精簡,最終達到包括市場供銷在內的生產的各方面最好結果的一種生產管理方式。與傳統的大生產方式不同,其特色是“多品種”,“小批量”。
不同的企業在行業特點上不盡相同,就拿流程行業和離散行業來說,流程行業,比如化工,醫藥,金屬等,一般偏好設備管理,如TPM管理(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因為在流程型行業需要運用到一系列的特定設備,這些設備的狀況極大的影響著產品的質量;而離散行業,比如機械,電子等,LAYOUT,生產線的排布,以及工序都是影響生產效率和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離散行業注重標準化,JIT準時制生產方式(Just In Time)準時化生產,看板管理以及零庫存。
熱線電話:180-1268-5412
在線老師:
路老師:13472750790
張老師:18012685412
ADD1:上海市嘉定區寶安公路2968#7-5016(上海總部)
ADD2:江蘇.昆山市柏廬南路雙星疊座B座1626室(昆山分部)